Sunday, January 10, 2010

糖尿病腎病最佳治療方案

www.39.net 瑞京糖尿病
(1/9/2010)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微血管并發症,2型糖尿病患者中約有15%可能并發糖尿病腎病,近年有早期化、年輕化和逐年上升的趨勢,必須加強防治。近日,北京瑞京糖尿病醫院腎病科專家王建仁教授向大家介紹了一些糖尿病腎病治療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和預防方面的知識。

糖尿病腎病從輕到重分為五期。第一期和第二期時,病人沒有什么异常感覺,僅少數病人有時會出現血壓偏高的情況,有些患者是通過B超、CT等檢查才發現腎臟病變。從第三期開始,患者的尿液中會出現尿蛋白,持續有微量白蛋白排出,便說明患者的腎臟出現了問題。在第三期如果及時進行合理的治療,腎病是有恢复可能的,如果病情再發展,進入了第四期臨床腎病,病人會出現浮腫。而到了第五期便是腎功能衰竭期,病人出現尿毒症症狀,情況便很差了。

糖尿病腎病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如果說最佳治療方案,還是應以預防為主。專家認為,如能在糖尿病性腎病的前三期發現,合理地使用一些藥物,則可有效地逆轉糖尿病腎病,使患者的腎功能恢复正常。因此,在早期對糖尿病腎病進行正确診斷并給予有效地干預治療非常關鍵,如果一旦到了晚期,治療效果的難度就增大了。

糖尿病性腎病在治療上,可采用中西醫結合目標优化療法治療。使用生黃芪、山藥、當歸及大黃等具有改善腎內血液循環、降低尿蛋白及肌酐作用的中藥,在西醫治療的同時采用這些中藥進行輔佐治療,效果會更明顯。對已出現水腫的患者,如果水腫明顯可應用利尿劑。對于已進入尿毒症期的患者也可采用非透析的中醫目標优化療法,通過中以化痰祛瘀、補益肝腎、健脾益腎、化淤行水、謝濁排毒的优化措施有效控制腎功能不全病情的發展。

關于糖尿病腎病的飲食,目前主張在糖尿病性腎病的早期,即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而豆制品攝入過多造成体內廢物肌酐過量從而造成腎臟的分解負擔,它是形成糖尿病性腎病的原因之一。三期以上的糖尿病性腎病患者,應當實施低蛋白飲食的方法,即每天每公斤体重進食0.6克优質蛋白為宜,但對于那些長期透析患者來說,由于營養缺乏較為嚴重,因此這時應該适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

糖尿病腎病的患者在胰島素保證的前提下,可适當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以保證机体有足夠的熱量。除了蛋白質,糖尿病腎病的患者還應該嚴格控制鹽的攝入,正常人每人每天應攝入6克鹽,糖尿病性腎病的患者應攝入4克鹽以下。

至于糖尿病患者口服藥物方面,應選吸收快、對腎臟影響較小且不易引起低血糖反應的藥物。目前,糖尿病性腎病的首選藥物仍是胰島素,因為及早使用胰島素,可以延緩甚至防止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和發展。要特別強調的是,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因害怕使用胰島素會產生依賴性而不愿意使用胰島素,這种想法是不對的,但腎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性腎病患者,由于腎臟對胰島素的降解明顯減少,所以對這類病人在應用胰島素時,要經常監測血糖,及時調整劑量,以免發生低血糖的情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