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0, 2015

眼睛保健


Eye Care (眼睛保健)

1. Cataract白內障

2. 長者常見的眼睛問題

3. 眼睛的四個敵人

4. 養眼篇

 (1) Cataract   白內障

Introduction  引言

白內障是一種常見而又可以引致視力嚴重受損的眼科疾病。任何年齡人仕都有機會患上白內障。如不及早治療,白內障可能嚴重影響視力,甚至失明。

 清晰正常的視力 (影像清晰)

 患有白內障的視力(影像模糊)

What is Cataract?

什麼是白內障?

眼睛就好像一副相機,晶狀體等於相機的鏡頭,它的作用就是將物件清晰地聚焦在視網膜上。當晶狀體變得混濁,情況就好像白內障一樣。當晶狀體模糊時,視力的質素就會下降。一些嚴重的情況下,可引致併發症,例如青光眼及虹膜炎,甚至失明。

老年人患白內障非常普遍,但其他年齡人仕亦有機會患上。白內障成因是有多種,例如:眼睛受損和其他系統性的疾病。尤其小童,延遲治療可能導致斜視眼,甚至失明。

 Causes  白內障的成因

    
       *   年齡增長:晶狀體逐漸退化,及變得混濁

·       先天因素:在胎兒時期受病毒感染,或遺傳

·       眼睛受損

·       系統性的疾病,如糖尿病

 Symptoms  白內障的病徵

·        早期白內障未必有任何徵兆

·       視覺模糊

·       對強光敏感

·       眼鏡度數經常轉變

·       閱讀時感到困難,尤其在晚上

 
How to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Cataract?

如何預防白內障

 
最有效預防白內障的方法是避免眼睛直接暴露於紫外光中。

因此建議外出受太陽直接照射時應配戴防紫外光的太陽眼鏡。

Treatment

白內障的治療

最有效治療白內障的方法是進行手術。現時,白內障手術是一個日間手術。大部份白內障手術是在局部麻醉下進行。

白內障手術的切口約數個一毫子疊起來般大小,透過超聲波乳化手術,將混濁的晶體乳化及吸走。眼科醫生把人工晶體植入,從而恢復眼睛視力功能。現時,不同種類的人工晶片可以配合患者不同需要,如散光,老花眼。大部份病人無需住院,手術後便可回家。

When should surgery be done?

應該何時才接受手術

當病情已影響到你的視力和日常生活時,便需要考慮接受手術治療;以往一些觀念包括白內障還未『熟透』不能清除都是不正確的。你要明瞭自己的視力能否使你正常工作、安全地駕駛、閱讀、舒適地觀看電視及進行日常的工作。根據你的病徵、你和你的眼科醫生可一起決定何時適合進行手術治療。

(2) 長者常見的眼睛問題

進入老年期後很多長者都發现有視力衰退的现象,而導至長者視力衰退的原因有多種,最常見的是老花眼、白內障、黃班點退化等。

 白內障

老年人的眼疾中以白內障為最常見,由於醫學技術的進步,很多因白內障而失明的老年人都能通過有效的治療而回復正常視力。

白內障的成因

白內障的形成是老化過程中的一個必然現象,就正如老年期的其他改變一樣,如白頭髮、禿頭等;但一些人的情況比較輕微,所以到高齡時視力仍然正常。

除了年老的改變外,白內障亦可以由其他因素引起,如:長期眼疾、眼部創傷、藥物如腎上腺或先天因素等。

治療

白內障是由於眼球內原本清晰透明的晶狀體變得混濁,所以不能用任何藥物或藉飲食的方法來治療,用眼藥水更不能將它治癒。但在初期時視力是可以利用眼鏡來加以改善的,但白內障成熟時配戴眼鏡則是完全無效。所以最終的治療方法是將渾濁的晶體割除,才可以令視力改善

青光眼

青光眼是指由於眼球內壓力上升,令視神經受到破壞。及時的治療是極其重要的,因為正確的治療能夠保持視力,如果治療延誤則可能會引致失明。

()  急性青光眼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青光眼,其症狀很明顯,而且比較突發,通常在一兩日之間視力會減退,病者會見到彩虹圈繞燈光、眼睛脹痛、頭痛及噁心嘔吐等。

()  慢性青光眼

當前房角的濾簾有阻塞,房水排出不暢通而引起眼球內壓力逐漸增強,令眼神經逐漸受破壞,表面上眼睛可能無異常症狀,所以患者可能長期不察覺到其病症。患者只覺得視力稍差,但配戴眼鏡又沒幫助。由於病情進展緩慢,患者多會疏忽而延誤治療。所以當發覺視力有任何改變,便應立即找醫生檢查。

黃斑點退化

黃斑點退化是因老化而引起的一種退化改變,主要發生於老年人身上,其形成是由於視網膜內之黃斑點的感光細胞漸漸退化而引起的。患者會有視力衰退的徵象,如分辨顏色困難,一般來說是不會導致患者完全失明的。因為黃斑點是一個退化性疾病,所以直至現在仍然沒有任何一種方法是為可以將之根治。部份血管滲漏個案可使用激光手術減慢視力損壞的速度。此外,可為長者配戴合適的眼鏡或利用放大鏡,將影像放大,以改善視力。

怎樣保持眼睛的健康

() 營養

眼睛是需要均衡的營養來維持健康,食物中一些含有豐富維他命A,例如:新鮮的蔬菜等可幫助眼睛健康。

()  休息

充足的休息是保持眼睛健康的要素之一,因為缺乏適當的休息,眼睛在長期疲勞下會直接導致視力衰退。

()  個人衛生

不要用手擦眼睛,不可與人共用手巾,注意個人衛生及保持雙手清潔。

()  配戴適當的眼鏡

發覺視力減低時必須到眼科醫生或眼鏡店驗眼,然後配戴適當度數的眼鏡,這樣才可以保護視力不會加速退化。

()  適當的光線

在閱讀或工作時須保持適當的光線,這是保護視力的重要元素。

(3) 眼睛的四個敵人

智慧型手機、壓力、陽光、三高,這四個敵人和現代人形影不離,躲也躲不掉 ,讓眼睛過勞,提早老化 ,眼睛疾病提前報到。

   1號敵人- 智慧型手機

當人們享受智慧型手機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在承受傷害。隨著智慧型手機日漸普及 ,產生了假性近視成人化以及老花眼年輕化兩大現象。

以往 ,假性近視只出現在兒童 ,成人視力已經趨於穩定,但眼科醫師們現在發現來看診的成年人近視的度數不對,點了散瞳劑之後 ,又回到原本的度數 ,表示假性近視也發生在成年人身上,後來一問才知道是智慧型手機的重度使用者。

另一個現象也是因為智慧型手機 ,以往是平均45歲以後老花眼才上身,現在許多人35歲上下就已經視茫茫了 ,研究也發現 ,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導致眼睛疲勞、頭痛與慢性疲勞。

原因一是晃動。柏克萊大學眼科教授班克(Martin S. Bank)相信 ,當眼睛盯住螢幕 ,瞬間調整距離 ,這叫做「視軸調焦(vergence-accommodation)」,會造成眼睛不適 ,研究發表在《視覺期刊(Journal of Vision)》。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王馨儀解釋 ,就如同拍照時鏡頭一直晃,要不停對焦 ,眼部肌肉要更用力 ,當然會造成眼睛疲勞。

原因二是近距離。同樣是立體聲 ,受試者看著遠距離的電影,並不會覺得不舒服;當立體聲就在眼前 ,便會覺得不舒服。就是因為距離,當你用智慧型手機讀簡訊、what’s App 或上網時 ,眼睛會更疲勞。若仔細觀察旁人,你會發現他們都把手機拿近。當人們靠近眼睛用手機,意味眼睛工作得更累。

研究受試者發現 ,當人們讀報(平面印刷的報紙)通常保持距離眼睛16吋(約40公分)的距離,但傳簡訊時 ,平均拿14吋(約35.5公分) ,有些人甚至拿到7吋(17.8公分)。

如果你已經戴隱形眼鏡 ,情況更糟。 戴隱形眼鏡是為了看遠 ,現在用來看清智慧型手機上微小的字,造成眼睛酸麻、眼壓升高、慢性結膜炎、頭痛 ,甚至慢性疲勞。 「一大早眼睛就不舒服 ,」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王馨儀發現。過去眼睛疲勞常是用眼一天後,傍晚才出現 ,現在病人是抱怨一大早眼睛就不舒服,因為病人到辦公室前 ,往往在通勤途中已經用眼過度了。

王馨儀更擔心下一代 ,台灣近視年齡可能又大步向前。許多小娃兒兩、三歲就已經接觸了智慧型手機與平版電腦。但幼兒眼睛水晶體在五歲才會發育完全。已有臨床眼科醫師對媒體表示,發現兩歲女娃天天玩 iPhone ,造成視力模糊 ,差點近視,也曾發現四歲兒童已經近視200度。

   2號敵人- 壓力

壓力會用各種方法傷害視力 ,從輕微的眼睛發紅、眼皮跳到視網膜病變都有。慢性的壓力讓你的眼睛無法好好休息,眼睛發紅、脹痛 ,「眼睛脹到快掉出來 ,」剛從新竹馬偕調回台北的王馨儀醫師描述病人,原本以為眼壓過高 ,有青光眼的疑慮 ,其實是用眼疲勞而已。  眼皮跳 ,學名是眼瞼抽搐(eyelid twitching)其實也和壓力有關,會持續數小時甚至數天 ,通常不需治療 ,若超過一周,醫生有可能開立鎮定劑或用肉毒桿菌素治療。

壓力也可能導致血壓升高 ,中央視網膜動脈阻塞缺血,造成單眼突然發生無痛的視力減退或喪失 ,也就是眼中風。眼中風也會反覆發作,更是腦中風的預警。

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病變更好發在3040歲的男性青壯年,那是因為在視網膜前有一層膜 ,稱為脈絡膜 ,兩層膜之間滲水,造成視力轉暗、變小 ,甚至變形 ,通常是單眼發生,嚴重影響近距離的用眼工作。眼睛突然看不清 ,妨礙衝刺事業的青壯年。

這拗口的疾病目前原因不明 ,有人認為與壓力有關。王馨儀醫師說,雖然八、九成病人在6個月內眼睛會自行吸收滲水而痊癒,但有少部分人會反覆發作 ,造成黃斑部永久性病變。

   3號敵人-陽光

我們知道要幫皮膚防曬 ,其實眼睛也非常需要防曬。短時間曝曬在太陽下,可能引起角膜炎 ,也就是角膜因陽光曝曬引起的發炎,就是一種「眼睛曬傷」 ,眼睛會模糊、痛、畏光、流淚。  長期的曝曬就很嚴重。發表在《眼科學檔案(The Archives of Ophthalmology)》的研究發現 ,青少年時期常曬太陽的人,到了30歲以後會增加兩倍罹患早期白內障的風險。

現在科學已經知道 ,陽光中只要少量的紫外線,所以就算是陰天也會 ,數年後就可能傷害視網膜 ,這充滿上百萬個感光細胞的地方,而且這種傷害是不可逆的。除了陽光 ,台灣還有一群年輕的黃斑部病變病人是因為工作中強光所致。

王馨儀醫師發現 ,許多光電業的從業人員本來就高度近視,加上在強光下又用眼過度 ,使黃斑部提早出現病變,最終會影響視力喪失。另外 ,長期在陽光下工作或駕車,不少人四、五十歲就發生白內障病變 ,需要置換人工水晶體的地步。

   4號敵人-三高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邱弘毅以全民健保資料庫分析視網膜相關眼疾發現,糖尿病患者罹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盛行率是一般人的40倍。

偏偏台灣人的糖尿病控制不佳 ,讓眼睛泡在糖水裡。國民健康局的追蹤調查發現,高達七成糖化血色素(糖尿病患血糖控制主要指標)未達7 ,控制不佳 ,如同水土保持不良 ,未來併發更多疾病。

由於肥胖人口增多 ,糖尿病發病也年輕化。過去罹病的高危險群是4050歲,許多人比父母那代提前十年 3040歲就罹病 ,提前發病造成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腎臟病等,都可能提前發生 ,影響人生黃金歲月。 也有愈來愈多證據證明 ,黃斑部病變和心血管疾病有關,也就是和高血壓、高膽固醇、高BMI ,也就是和肥胖相關。

除了糖尿病外 ,高血壓、高血脂也提高眼中風的風險。偏偏台灣400萬名高血壓患者中,有一半不知道自己高血壓;也有180萬人有高血脂問題。長期血管壁堆積並形成斑塊,使血管壁變厚、變硬或阻塞 ,發生在視網膜動脈 ,便是眼中風。

眼睛雖然只占身體的一小部分 ,卻是人類探索世界的觸角,況且 ,終身學習的時代更需要眼睛接收萬千資訊。

四個敵人讓眼睛在3040歲就提前老化 ,若眼睛一老 ,大腦就跟著老,難以實現人生下半場的精采。

擊退這四個眼睛新敵 ,保護辛苦的眼睛 ,早一天做 ,眼睛和大腦就晚一天變老。  每天保養1分鐘視力變年輕。

失去視力是件悲慘的事 ,但視力是可以保護的,而且是你自己的事 ,沒人可逼你。只要每天1分鐘 ,可以幫你即便八、九十歲,還可以用機智的話語、迷人的眼睛凝視對方。

   1.  吃葉黃素、魚油

台灣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從口袋拿出藥盒,他每天早餐都吃葉黃素 ,三餐都吃魚油。因為研究已經證明,葉黃素與魚油是兩個唯一可進入眼睛黃斑部的營養素。不過,除了吃保健食品 ,從食物中攝取葉黃素並不困難。  台灣大學農化系營養學博士吳映蓉最愛吃菠菜炒玉米再灑幾顆枸杞,不僅顏色漂亮 ,可以吃到葉黃素、玉米黃素。而傳統的枸杞已經被現代醫學證實,含有大量的葉黃素與玉米黃素 ,足以保護眼睛。

一杯含大量綠、黃色蔬菜的精力湯 ,也是補充葉黃素好選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曾經考慮試賣精力湯 ,營養師們試喝不同口味的精力湯,出乎意料地 ,幾天下來大夥突然發現自己變得眼聰目明。  至於補充魚油 ,《超完美Omega飲食》的作者、前美國白宮營養顧問西莫波羅絲(Artemis P. Simopoulos)建議 ,一周至少吃兩次高脂魚 ,包括鮭魚、鮪魚、鯖魚、秋刀魚等。

   2.  加強眼周血液循環

台北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王馨儀認為 ,熱敷促進眼周血液循環,可以幫助眼睛放鬆休息。但如果眼睛出現浮腫、乾癢、疲勞等症狀,可以改為先冷敷緩解症狀後 ,再熱敷。

不過她更推薦用自己的毛巾熱敷 ,因為毛巾有濕氣,更可保持眼部濕潤 ,用自己的毛巾 ,又更環保。上班族中午休息時間就可以熱敷,晚上回家再敷一次。

   3.  戴上太陽眼鏡

眼科醫師張朝凱戴著眼鏡 ,很多人誤以為他幫病人開近視雷射手術,自己卻沒用這技術。殊不知他在美國學習雷射時 ,就已經動了眼睛雷射手術,眼鏡是變色眼鏡 ,為了躲太陽。

夏日陽光赤炎炎 ,具防UV的太陽眼鏡不可少,但陰天外出也要戴太陽眼鏡。眼睛經常接受紫外線照射,會引起水晶體中的水分及蛋白質變異 ,而且只要微量的紫外線也足以傷害眼睛。眼鏡要愈大愈好,像個怕被人認出的大明星 ,鏡片則是灰色、棕色濾掉光線的效果佳。藍色、紅色、粉紅色的鏡片則不建議。

而且一定要確認太陽眼鏡具有抗UV效果 ,如果沒有,又配戴深色鏡片 ,瞳孔會放大 ,讓更多紫外線進入眼睛。若不確定,可以到眼鏡行用儀器測試。

   4.  運動給眼睛伸懶腰

王馨儀醫師說 ,視神經是末梢神經 ,能促進血液循環的運動,都有助於眼睛。而且 ,運動時不時看遠看近 ,總會放鬆到睫狀肌。

況且三高現在也是眼睛的敵人 ,糖尿病控制不好,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來報到。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也和黃斑部病變有關。用運動控制好體重,總沒錯。此外 ,用手機定時 ,每隔一小時提醒你 ,做做眼睛的抒壓運動,眼睛也會感謝你。「坐久了 ,身體都要伸一下懶腰,眼睛也需要 ,」王馨儀醫師說。

遮住一隻眼 ,另一眼看遠、看近 ,再換眼,至少視線暫時離開電腦。或是辦公桌放些賞心悅目的小東西如家人照片或綠色植物,將目光移到心愛的物品上 ,讓眼睛稍做休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院長翁林仲的作法也很值得參考。他每接起手機,就會藉此離開座位 ,走到窗邊講電話 ,一邊望向遠方,眼睛比較不會疲累。

(4) 養眼篇

每天用電腦的人要細看這篇報告唷! 好好照顧自己的眼睛!

你患了電腦視覺症候群嗎?

·         眼睛酸

·         眼睛澀

·         眼睛疲勞

·         頭痛

·         雙影像視覺(也就是出現兩個影像)

·         覺得螢幕影像模糊

·         眼睛腫痛甚至發炎

 
眼睛會「

·         近距離看電腦。

·         造成眼睛疲勞,引起神經疲勞,  這也就是為什麼電腦看久了會 頭痛的原因。

眼睛會「

 
·         眼睛乾燥

·         眼睛太過專注在電腦上

·         眨眼次數減少

·         淚液快速蒸發

後天性「乾眼症」

·      辦公室內都安裝有空調系統,所以濕度低,更加速了淚液的蒸發。

·         如果不巧又是隱形眼鏡族,那真的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雪上加霜」。

·      乾燥不但會造成眼睛缺氧、發紅,缺乏淚液滋潤的眼睛也會因無法殺菌,而有可能發炎。

 
小常識:人工淚液對付乾眼症有效嗎?

·       基本上人工淚液對乾眼症是有用的。

·         但是人工淚液通常含有防腐劑,所以張醫師建議大家不要太常用。

·      直接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或生理食鹽水。      

·         人體有自然的反射動作,所以當眼睛很乾燥時,眼睛會自然分泌淚液。

·       如果太依賴人工淚液的話,反而會使       分泌淚液這項自然反射機制減弱,基於此點,張醫師建議大家千萬不要常點用人工淚液。

 
做做眼操,放鬆眼睛:

 第一招   用力眨眨你的眼睛

·       1.請先用力閉上你的眼睛。

·       2.再睜開眼睜、閉眼的動作重複做個5次左右就行了。

 
第二招   上下左右轉動眼球

·         1.   眼球向右看,保持數秒。

·         2. 回到正中位置。

·         3. 眼球向左看,保持數秒。

·         4. 回到正中位置。

第三招   上下左右轉動眼球

·         1.   眼球向上看,保持數秒。

·         2. 回到正中位置。

·         3. 眼球向下看,保持數秒。

  • 4. 回到正中位置。

第四招    遮遮掩掩按摩眼球

1.        閉上眼睛,雙手稍微用力蓋住眼球。

2.        大約過3秒鐘左右,再將雙手拿開。

 
毛巾浸熱水後擰乾 ,敷在眼睛上數秒。 再將毛巾浸冷水後擰乾,敷在眼睛上,

 每日一次即可。

第五招    看近、看遠調節眼肌

1.      選一個距離較近的景物,看個5秒鐘。

2.      視線調到距離較遠的景物,瞭望約5秒鐘。兩個動作反覆做個幾次即可。

如何讓眼睛免於傷害?

·         眨眼可以避免眼睛過於疲勞和乾燥。

·         而轉動眼球則是為了避免你的眼睛因為盯著電腦 太久,造成眼部肌肉僵硬。

·         雙手遮眼可以按摩你的眼球,讓你的眼睛鬆弛舒適(不過做這個動作前要記得先洗洗手)。

·         用毛巾冷、熱敷你的眼睛則可以促進眼球血液循環,消除疲勞,而且還可以消除你的黑眼圈呢。

·         至於讓眼睛看遠又看近,則是為了調節你的眼部肌肉,讓它恢復彈力喔!

 預防重於治療:

·         除了做做眼部操,消除疲勞鬆弛眼睛以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電腦視覺症候群」呢?

·         1.適當的眼睛休息:

          瞳孔在自然狀態下是放大的,瞳孔縮小表示在用力,而光源太強和近距離看  東西瞳孔都會縮小,眼睛需要用力。因此張醫師建議,在看電腦時,每30 鐘至少要休息5分鐘,休息時可以轉轉眼球,或者看看遠方,總之不要再盯 著電腦看,讓眼睛可以獲得適當的放鬆。

·         2.合適的電腦工作環境:

           調整燈光以讓眼睛舒適為原則,但因為電腦本身就是發光體,所以不要讓

          光源直接照射在螢幕上,以避免反光。

  
3.      正確的姿勢:

                                          
 保持身體與腳呈垂直的坐姿,電腦螢幕最好置於眼睛水平以下約1015 公分,也就是讓眼睛俯視電腦。而螢幕與眼睛的距離,14吋螢幕至少要保持60公分 左右,如果是15吋螢幕則最好有70公分的距離。

·         4.配戴合適之眼鏡:

         張醫師認為,足夠的度數是為了輔助看清楚景物。但是使用電腦 是近距離     的,因此度數超過200度的人,最好能配戴比原來度數略低約150度的眼鏡;如果是沒有近視的人,與電腦保持的距離最好比正常再遠一點。

 
·         5.補充眼睛營養:

  可以多吃富含維他命A的食物,如胡蘿蔔、菠菜、蕃茄等。

·         6.電腦加裝護目鏡:

  雖然張醫師認為目前電腦輻射已經降至最低,但是如果是每天必須在電腦前工作超過8小時的上班族,選配一個護目鏡以隔離螢幕的輻射,仍是對眼睛比較好的作法。

 






Wednesday, January 28, 2015

道生於西來寺


Saturday, January 24, 2015

父親-郭公競時先生 生平簡述

 
*************************************************************
              祝福他進入天國,獲享永生
               父親-郭公競時先生 生平簡述

 先嚴 郭公競時聖名若瑟(Joseph)河南省偃師縣人,全於主曆一九二○年九月二十二日,於二千零八年二月十八日蒙主恩召安息主懷,享年八十有八。

 西元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五日,由父母媒妁之言,與先母祖淑慧女土在家鄉結為連理。時年僅十六歲,先母年十五歲。膝下育有四子、三女、孫兒八位、孫媳四位、孫女二位、曾孫一位。

 父親於河南省開封高中,財經學校畢業後,先後任職空軍供應司令部副處長、空軍官校上校主計主任(西元一九七四年十月一日退伍),梨山賓館會計主任(一九七五年三月一日起至一九七六年三月卅一日止),中華航空公司會計處行政主任(一九七六年四月十六日起至一九八五年九月三十日止,桃園航勤會計主任(一九八五年十月一日起至一九八八年八月卅一日止)。

 父親為人大方豪爽、處處禮讓為先、忠厚待人、時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家訓,並常要我們知足常樂。

家父於西元一九五五年三月十九日在台南市南寧天主堂皈依天主,聖名若瑟,並帶领全家老少(祖父、子女們)赴教堂禮拜天主,並將信仰天主的聖事留傳後代子孫。

 父親退休後,於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十六日移民美國與六位子女團聚。其間常參加阿罕布拉市(Alhambra)老人中心的活動,因熱心公益受到表揚,又因父親為人忠信老實,喜歡親近與幫助別人,故擔任常青會會長二年。而後,父親因年邁體力日衰,導致血紅素太低及肺炎,於二千零八年一月廿五日住進 Alhambra 醫院,住院期間子女、兒孫分別前往探望,並播放父親喜歡聼的慈悲串經。父親聞訉及知道子女們時來看他及遠自台灣蘭生長子來探親,偶爾張開眼睛,直視眾子女並滴下淚珠,看到父親如此的反應,對於父親的病猶如出現一線曙光,我們頗覺安慰,並期盼父親早些康復,脫離苦海;但目睹父親體力日衰,擔心將失去慈父,再也看不到他慈詳的笑容及關懷。我們特別衷心感謝呂神父於二月十六日十二點和二月十七日下午二點十五分至仁愛醫院探視慰問父親。二月十八日在隆冬中,父親安心地離開人間,無憂無慮地步入天堂與在天國的母親團聚。

 享年八十八歲的父親在世上完成承先啓後重任,了無遗憾地撒乎人寰,我們將繼續傳承父親的優良品德、熱心助人,以慰父親在天之靈。

 父親一全,忠貞其守,禮讓為先,忠厚待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慈愛父親,是子女生命中,最大之財富。

 父親在一般人眼中,是一位平凡的人物,但在我們的心目中及他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是非常地浩大。懇求天父與他同在,我們將來在天鄉再相見了。

 *************************************************************

        郭蘭生                         郭桂冠                        郭繁傑
 長       胡曉葵                      吳媛琳
                                              郭桂亞


 長       郭瑞蘭                      許杰仁
 長女婿    許建德                      許仲仁

 
 次       郭蘭青                          郭偉立                  
 次       程學敏                       黃佳佳
                                                  郭偉志   
                                                 

       郭郁蘭       

 
       郭蘭馨                           郭桂凡                  
      萬蘊青                        張文茜

 
       郭道生                   

 
       郭育蘭                        黃耀儒
三女婿    黃鑑洲                        黃耀霖
                                       外 孫 女    黃芷鈴

 

*************************************************************

祝禱文

主囑咐我們要洗心革面,使我們能奉行祈禱和仁愛的工作,領受重生的聖事,而獲得你無比的恩寵,成為你鍾愛的子女

"
主藉著父母親賜給我們生命及無止盡的愛"

因此我們隨同天主,總領天使以及天上諸聖,歌頌你們的光榮
不停地歡呼: ! ! !

 

Monday, January 12, 2015

放下自我

放下自我


郭道生


今年十一月十五日費玉清來洛杉磯體育館舉辦演唱會,我、咪姐和小薇一起去觀賞此次表演,大會為了等部分遲到的觀眾,推延了半小時才開始。費玉清一出埸,即説很抱歉讓在埸的觀眾久等了,他説會用心的唱,希望用歌聲溫暖大家,將歡樂帶給大家。他又講其實現場最不能説抱怨的人應該是他,因大家是花錢買票來看他的表演。然後他又說大家常提及要放下自我的執著,其實這個説起來容易,但要做到確是很困難的。我們雖然知道放下才是最大的擁有,但要做到放下、再放下,一切都不要執著是很困難的。所以我們遇到不順的事,要抱持著順其自然,事情本來就是這樣的,剛剛好。換句話說我們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最後放下它。我們也應隨時隨地保持一顆平常心,那就是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什麼是應該說的,什麼是不應該説的;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什麼是應該想的,什麼是不應該想的。同時不要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説法、看法和想法。人不快樂是由於比較,如何對待毀謗,就是要順其自然,不理它、無所謂。我只看我所有的,不要看我沒有的;不要只計算失去的東西,應該算算賸下的東西。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很樂於花費很多時間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而一點都不會感到厭煩;但是要照顧別人或行動不便之人,則經常很容易起厭煩之心,這是因為我們都以自我為中心。自我就是考量什麼事情都是從自我出發,考量什麼事情都用自私的心態,由於自我的執著,總是把自己看的很高,己大人小、己高人低、己是人非,這些問題就會一直出來。自私會讓人一無所有,所以我們應努力學習讓自己做到凡事隨緣、看開、放下、自在,不要有執著心、分別心、妄想心。對於一般人來講放下自我是一個遥不可及的精神境界,放下也是一種選擇,所謂放下,並不是沒有自己,而是指沒有對抗心,沒有捨不得之心。放下不難,只怕我們放不下;放下後再提起,能提起的會更多。原諒別人,其實是善待自己。機縁難掌握,不如活在當下,專注當下,珍惜當下的每一分擁有。

有句話說[女人的衣櫃裡永遠少一件衣服],相同的道理,我們也常聼到男人想換車,想換最新的電腦,新手機一上市,就廹不及待的搶先購買,這是因為人性的渴求目標,就是 [多還要更多,好還要更好]!其實求多、求好不全然是壞事,只是目標必須正確,否則只是永遠忙於追逐自己的物質慾望罷了。我們應知足常樂,知足是世界上最值錢的珍寶。自私自利的道路是最壞的路,而公理正義的道路,有時充滿著失望,到底是最好的路。尊重別人,就不可輕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所有我們要消除痛苦、煩惱的淵源,那就要去除慾望心、傲慢心,解脫自己,求得心靈的平和。

每一個人都要學習去愛你自己,也就是自我接納。自我接納並非孤芳自賞,而是坦然接受我就是這樣的人,而且儘量發揮我所能夠做的,這樣才會快樂。由你自己來決定自己要過什麼樣的生活,過怎樣的一生。

人因有喜怒哀樂,才有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故能靜觀,寧靜以致遠,自能心平氣和,也能春風解凍。若小不忍則亂大謀,而得意忘形,則樂極生悲。天道四時,人道四情,正是殊途同歸。[憂傷]是毒藥,[開懐]是良方!要開懷就要學會放下。外在壓力,使我們緊張忙碌。要學會放下,壓力就會舒緩。

最後希望能夠透過了解自己的長處和弱點,勇敢做自己,放下執著,讓身心靈自由,並在聖經真理上扎根,在靈命上深進,有所啓發。

                                                                                                                 刊登於芥子42期(1月10日)

Sunday, September 7, 2014

再次相遇

76日北美分會共融營別後,有幸於716日早上再次在孫大哥(長安)家與簡大哥(銓堯)、徐丹姊話家常,我説很顏雖然是天主教友,但很少讀聖經以及去教堂望彌撒,徐丹姊隨即介紹我可至思高中心綫上收聽,http://ccreadbible.info/, 這是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我隨即用手機閱覽了一下,相信這將是我日後研讀聖經的好方向。

聊了片刻,喝了高山茶,吃過孫大哥家自種的水果後,隨即開車載著簡大哥駛往杭廷頓花園(The Huntington Library),它成立於1919年,原是地產大亨Huntington的私人花園,占地207英畝,現開放120英畝,收藏了許多珍貴的書籍和藝術品,花園種植了超過10萬種以上的植物

我們於上午1050分抵達杭廷頓花園,依序參觀了溫室熱帶雨林館中國流芳園(參考蘇州園林建造)日式庭園澳洲花香撲鼻的玫瑰園蓮花池竹林瀑布區和神工巨樹。這棵樹的樹幹分支很神奇,有如千手觀音,非常壯觀 簡大哥看了嘆為觀止,直呼讃嘆造物主的偉大 最後來到沙漠植物區也是簡大哥最為讚嘆喜愛,滿身是刺的仙人掌,開出來的花居然這麼嬌美,花朵有大有小,萬紫千紅各有姿態簡大哥拿著相機攝影緩緩而行,深怕錯過任何美好的鏡頭。杭廷頓花園是個大自然的療癒花園, 宛如人間仙境,清新的春風徐徐拂面,百花齊放,使人精神煥發,心曠神怡大自然是上帝送予我們最慷慨的禮物,譲我們從每天的壓力、煩惱、痛苦、繁忙中走出來,並撫慰我們的心靈我們應運用大自然的元素來療癒身心,人類被文明纏繞,束縛很多,精神壓力很大,故應多與大自然接觸,放鬆自己,讓內心平靜下來,然後增強免疫力,身體自然強健起來

結束了杭廷頓花園行程後,我們到位於Westfield/Arcadia Mall 內的麒麟盛宴(Kirin Sushi Buffet) 來享用自助式午餐,其後又在Arcadia Mall 內參觀了約個把小時後, 隨即返程回孫大哥家我們於下午610分抵達,承蒙孫大哥和徐姐的熱情款待,又是水果、點心檸檬水,頓時讓我精神抖擻, 心情舒暢,我們又開始聊天,簡大哥首先説他在輔仁大學教授自然生態人文療癒,有很多醫學院的學生都來聽他的課,此課程對憂鬱症助益很大;又提及連線同禱,集合大眾之力來祈禱,會產生很大的能量、念力,同時會有不可思議的效果。接著長安大哥說有些事蹟是無法驗證的,我們只要相信即可,天主是博愛的,會給每個人機會的,信得永生感謝天主,原來就是這麼簡單,選擇相信,即得永生。中文的「義」字也告訴我們,上面是羔羊,下面是我,我們生來都有罪,唯有天主的聖血才能赦免我們的罪長安大哥又説每個人都應試著尋找自我觸動內心的方法,每個人均有所不同,他説他是音樂能觸動其內心的感動,又説秀琴姐則是跳舞,簡大哥則是默觀祈禱,我較世俗則是看台灣的綜藝節目才能觸動我內心最輕鬆柔軟的角落當然爾後希望能夠透過神修小會部落格的薰陶,能引領我進入更理想的內心觸動
美國大醫院現都設有音樂治療師,用音樂來幫助治療病人。夏威夷原住民的老祖宗也有個流傳了約500年的治病四句話,那就是: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這也是我們懺悔很重要的四句話

轉眼間我們已暢談到晩上710分,孫大哥説請我們去外面餐廳吃個便餐,徐姐提議來個返璞歸真,至寬心園素菜館(羅蘭崗99大華超市內),吃點素菜來中和一下體質,寬心園的環境優靜,木質裝潢清爽,菜式豐富,美味可口,香味撲鼻,吃的很開心,也很放心真是感謝天主這麼美好的安排


我們在人生旅途上,會受到各種環境影響,而無法分辨對錯,人生虛無飄渺,尤其是面對生死問題,更是茫然恐慌,無所依從。 蘇格拉底在臨死前曾對他跟前學生説: 這是最偉大的休息,請不要來打擾,我現在準備去天堂了,死亡是應該的,所有你們應該笑,不要哭
我們唯有透過對天主的信賴,放下自我,了解自己,化解壓力,以今生換永生,那麼當死亡來臨時,便不會害,生死自在

主內平安!


郭道生于洛杉磯

參加北美共融營活動感想

首先非常感謝姊夫(建德)、大姊(瑞蘭)譲我有這個機緣能以家庭成員身分來參加此次活動。這是激勵人心、開放分享、提昇身心靈的園地,雖然三天的活動下來有點累,確是回味無窮,使我增長了人生見聞,受益非淺、獲益良多。

我們無法用相同的自己,得到不同的未來;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我們有著改變自己的需要;人們總是相信過去不等於未來,始終期望明天會更好;而關鍵在於是否還能在現在,譲自己有所不同,我們終於可以透過對天主的信仰,成為心目中理想的自己。獻給所有願意為生命努力不懈的朋友

長安大哥是這次活動的主要籌劃者,他的才華談吐、堪稱一絶,適時地切入風趣幽默的話題,給現場帶來了歡樂的氣氛同時當不順遂的情況發生時,他總是說:那是我的錯讓我們聽起來很舒服、親和力很強。曾神父在彌撒的時候說:謙遜會得平安,我們要以天主教友自豪。這兩句深刻打動我的內心。新任會長文漣姐,發揮了最有效率的服務,迅速找出了團體的默契,並在有限的時間快速完成 Road Map 的規劃和決議。謹此祝福未來兩年在她的帶領下,小會增增日上,一切圓滿順利姊夫全心儘力的花費心思在神修小會和小會部落格上,無怨無悔的默默付出以及對聖經的深入探討,並開放分享,是我欽佩效法的楷模,也是我這次投稿的原動力

秀萍姊安排的相遇溝通活動,內容生動活潑有趣,震撼人心,美不勝收、妙不可言,真是太精彩了!相遇是一種機緣,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人和人的相遇,真的是一種機緣,有各式各樣的相遇,有的是旅途的相遇,我則是很珍惜透過此次活動的相遇,讓大家有進一步的相知相識,彼此相親相愛、坦誠相待,讓會場充滿了詳和融洽的氣氛,感覺真是舒服有如和家人相處一樣秀萍姊介紹的修和儀式(洗手禮), 也感動了很多小會會員。
看到大家在各自工作崗位上都這麼專業有成就待人確這麼謙遜有禮,讓我頓時想到應去除傲慢心、慾望心、放下自我,當下讓我感受到心寧的平和完全沒有煩惱了,真是感謝天主這麽美好的安排

同時也非常感謝總會輔司鐸曾神父、總會長簡銓堯先生、譚姐(壁輝)、姚大哥(永棣),他們遠從台灣來北美參加此次活動,並提供寶貴的建議和分享,讓我們受益匪淺

參加這次活動後,我現在想要做的是:
1)改善自己身心靈的健康和堅定的信仰。
2)改善家庭和朋友的關係,以及永遠持續不斷的進步改進。

健康是做一切事業的根本,謹此祝大家平安健康!

郭道生     

Thursday, September 4, 2014

keep pray for sister in law for the full recovery

Dear all:

Show-qui Hu got brain stroke abruptly on Aug 10th. She is still in
faint in Jayee Christian
Hospital. She could neither speak nor move so far.
I serve her by her bed for three weeks.  May god bless her for quick recovery.
I guess I might cancel a trip plan to the US in the early spring next year.
Of course, wish almighty God bless Kuo's family!

Big brother

Dear Uncles & Aunts: 

Pls keep pray for your sister in law for the full recovery. I am praying for the mercy God with whole my mind, my energy and my strength. Pls join me together as my mother is getting better since the last past two weeks and all the people works for the hospital really consider this is a miracle. My mother can communicate with me by blinking her big eyes and she is trying to push her back when the nurse try to get some blood sample on her arm. Our God deserve to be praised. 
To me, this is a challenge to me that I need to lead my father and sister to rely on God's word. I am pretty sure my mother, my father, my sister and my family shall join me to serve the God very soon. I am more trust in God rather then the doctor or any body else. The end of a man is the beginning of the God. Trust me, I am very confident soon or later we shall deliver this good news to you that we can all together to praise the God. 

BR

Kwei-Kuan KUO, Ph. D.


Dear all,

God wants you to bring your concerns to him. God know what's best for you, but because sin separates you from him, you must turn to His Son, Jesus Christ, who paid the price for your sins. When you do, the barrier is removed and God hears your prayers.
We will keep pray  for sister  in law everyday. Also we have dedicated to the San Thomas Church to pray for Show-qui Hu  for the healthy  and full recovery.

Hope everything go well.

Daniel Kuo